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资讯

财经资讯

多个城市群、都市圈组团推进公积金互认互贷

2020-11-13 09:08:07 admin
公积金一体化的政策,对于跨城购房群体能够形成支持效应,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配合了各地的都市圈建设工作,有助于形成更优的人口布局。 11月11日,深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一则

公积金一体化的政策,对于跨城购房群体能够形成支持效应,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配合了各地的都市圈建设工作,有助于形成更优的人口布局。

11月11日,深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一则通知称,异地公积金转入深圳实现全程线上办。

一位深圳市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他曾在广州工作过,因此在广州缴纳过一段时间的公积金,后来换工作来到深圳。看到通知后,他立即在支付宝的“深圳公积金”专区发起了异地转移接续申请,前后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目前显示业务正在处理中。

一旦转移接续成功,他的公积金余额可以参与深圳本地贷款额度的计算,并且可以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提取。

事实上,早在2019年12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就已经上线启动,大湾区内地九城市之间,公积金跨地区业务只需到所在地窗口办理,不需要两地奔波。此次深圳更是将“只需跑一次”升级为“足不出户办理”,为市民最大程度提供了便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群、都市圈在公积金一体化方面签署相关协议,实现异地互认互贷等,在观察人士看来,这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顺应了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需求;有的地方则是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之上,简化办事流程,从操作层面让个体更便捷地享受到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功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异地业务中,如果只是提取公积金,相对简单;但如果在A城市缴纳公积金,却在B城市买房,使用B城市的公积金贷款,恰恰B城市的公积金额度比较紧张,可能就会存在一些障碍。

多个“组团”实施互认互贷

早在2014年10月,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公积金将实现异地互认。

各地陆续有一些探索,以深圳为例,本市户籍职工在异地就业且缴存住房公积金、在本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可在深圳申请公积金贷款;但反之,在深圳缴纳公积金,在异地购房,则需咨询当地是否支持异地公积金贷款。

今年以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组团的公积金一体化,成为公积金异地互认的一个重要特征。

11月5日,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正式启动,自当日起,包括九江、宜春、抚州、上饶、南昌在内的五城职工办理都市圈内异地贷款业务,不需来回奔波就可以一次办结。

10月底,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召开,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将推动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互认,取消区域内购房贷款职工的户籍地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认互贷,以确保申请异地贷款的职工与申贷机构所在地贷款职工享有同等权益。

青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成近日在一个网络问政栏目中进一步介绍,假如职工在潍坊缴存住房公积金,购买青岛市国有土地上可以办理产权的自住住房时,可在青岛申请异地贷款。

9月2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与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九江、黄冈、株洲、抚州、咸宁、湘潭、宜春,以及湖北省内沿江的宜昌、荆州和“1+8”城市圈内的孝感、鄂州、天门、仙桃、潜江等共20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代表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达成的其中一项共识为: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业务,拓宽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

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合作起步于2014年,已由先前的4个省会城市扩大到如今的20个城市,业务范围也由异地缴存互认,拓展到互认互贷、异地转移接续、信息核查共享等。

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等。

3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两地间初步建立了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职工可更加便捷跨区域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10月19日发布的一则消息称,通过数据共享已为成都中心缴存职工在重庆中心申请公积金贷款协询120余次,完成公积金贷款发放30多笔,合计金额约1300万元。

促进都市圈一体化

对于缴纳公积金的职工而言,异地互认互贷需求主要是基于两类情况:一类是更换工作,公积金需要转移接续,以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另一类则是在一个城市就业,而在另一个城市购房。

2019年广东省的一项数据显示,由于人才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公积金业务合计占广东省总量的85%以上,异地业务更是占到全省总量的90%以上。

某种程度上,前述以城市群、都市圈作为组团推出公积金一体化,一方面是因为组团内部的人口流动相对更为频繁,另一方面,这样也把额度问题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以内。

为何多个组团密集地推动公积金一体化?李宇嘉认为,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等提出顶层设计,这包括人口、资金等要素的自然畅通,公积金也是其中之一。

在职工转换工作城市的情形当中,在原来城市缴纳的公积金可能长期处于“沉睡”状态,而“账随人走,钱随账走”,有利于公积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城市群或都市圈往往存在中心城市房价较高的情况,随着轨道交通使通勤变得更为快捷,一部分人选择在工作地邻近的城市购房居住,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对于大城市的人口疏解也有重要意义,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让这一类群体更好地享受到公积金福利,客观上也相当于增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公积金一体化的政策,对于跨城购房群体能够形成支持效应,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配合了各地的都市圈建设工作,有助于形成更优的人口布局。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就提出,统筹都市圈整体利益和各城市比较优势,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李宇嘉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仍然有很大的购房需求,发改委最近也提出“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公积金转移接续、异地互认互贷等,将是对住房消费的重要促进。

(作者:王帆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