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汇

外汇

中国生产者价格上涨,加剧全球通胀风险

2021-03-10 14:57:37 admin
中国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两年多来最快的速度上涨,与油价上涨、电脑芯片短缺和运输成本飙升一起,推动了全球通胀压力。
周三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中国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两年多来最快的速度上涨,与油价上涨、电脑芯片短缺和运输成本飙升一起,推动了全球通胀压力。

周三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上涨1.7%,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1.5%和1月份0.3%的涨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月较上年同期下降0.2%,略高于预期的0.3%。

作为全球制造企业,中国生产价格的回升,增加了随着工厂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中国将开始向全球输出通胀的可能性。债券市场已经受到全球经济增长加快和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将推高通胀的预期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随着供应链变得更加一体化,中国的生产者价格一直是全球通胀的主要推手。2012-2016年,价格下跌是一个关键的反通胀驱动因素,使其他国家的央行难以实现持续通胀的目标。

这一次,通胀风险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石油价格已飙升至每桶近70美元,铜和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上涨。运费飙升,全球电脑芯片短缺可能推高价格。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驻香港的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虹(Iris Pang)表示:“由于全球财政刺激资金将用于基础设施项目,金属价格一直在上涨。”“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它会推高其他价格,比如运输价格,进而推高生产成本,然后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上个月中国生产者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涨幅最大的是矿业,2月份较上年同期上涨6.8%,原材料价格在连续几个月下跌后上涨2.9%。

假设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似乎将在较低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这将支持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这对经济是一个利好。

——瞿大伟,中国经济学家

不过,政府今年保守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以上,并逐步退出刺激措施,这意味着中国今年在推动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可能不如全球金融危机后几年发挥的作用。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驻香港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米歇尔?林(Michelle Lam)表示:“鉴于政府正在收紧财政刺激和房地产措施,中国在输出全球通胀方面可能发挥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最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接种疫苗和遏制Covid-19的支持下复苏的回应。”

消费者价格指数

中国消费者通缩上月有所缓解,猪肉价格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猪肉价格下跌的拖累,猪肉价格下跌是中国CPI篮子中的一个关键因素。2月份猪肉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14.9%,反映出近年来非洲猪瘟爆发后生猪供应的恢复。

随着该疾病在该国部分地区的重新出现,这一趋势可能会逆转。然而,统计局上月降低了猪肉在CPI篮子中的权重,而且由于消费者支出仍是新冠疫情后强劲经济复苏中的一个薄弱点,今年的消费者通胀可能仍将低于北京设定的3%的增长目标。

排除波动性较大的能源和食品成本,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去年持平。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驻新加坡的高级新兴市场经济学家周浩(Hao Zhou)表示:“疲软的CPI显示,中国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而美国的CPI预期已被上调。”

新加坡国民西敏寺市场(Natwest Markets)的中国经济学家刘培谦(音译)说,缓和的通货膨胀减轻了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然而,中国央行已就资产泡沫等金融风险发出警告,暗示将采取逐步收紧的政策。

她补充称:“我们认为,随着信贷增长在未来几个月逐渐放缓,中国央行可能会继续将货币政策正常化至中性。”

通货膨胀 油价上涨 新加坡 生产者价格指数 中国生产者 德国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