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股票

股票

【台股看过来】台积电接英特尔委外订单梦灭!台湾经济部门召集半导体企业 同意优先提高车用芯片产能解决全球短缺

2021-01-28 09:11:01 admin
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邀请台积电和其他半导体企业代表商讨应变方法,最终同意优先解决车用芯片需求,以降低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科克兰资本董事长杨应超早在2020年就预

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邀请台积电和其他半导体企业代表商讨应变方法,最终同意优先解决车用芯片需求,以降低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科克兰资本董事长杨应超早在2020年就预言英特尔(Intel)不会释出委外订单给台积电,而如今英特尔也证实大部分芯片将自制,他指出英特尔外包7奈米制程并非不可能,而是这么做就会使得公司竞争优势结束。

美国、日本、德国汽车工业近期都因车用芯片短缺而被迫减产,三国政府都向台湾当局寻求协助,而王美花在会议讨论结束后表示,目前已经拥有广泛共识,分别有3个方法能解决此问题,分别是第一、台湾半导体企业优化生产线并提高产能,像是原先是100%生产,将提高至102%至103%,多余的量将提供给车用芯片;第二、将优先解决车用芯片需求,供给率将给予最高;第三、试着与其他客户协调,如果有客户愿意减少或是延迟订单,就能将这些量转而提供给车用芯片。

王美花表示,车用芯片从2019年开始就出现减单情况,当时台湾半导体企业就曾发出警告,随着新冠疫情冲击,笔电、手机和其他相关科技设备的芯片跟随需求大增,目前4家晶圆代工厂的生产线都满载。她也强调,各家企业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提高产能,而在全球车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凸显台湾半导体企业扮演非常重要与关键的角色。

随着英特尔宣布将大部分芯片维持自制,克兰资本董事长杨应超则表示,英特尔如果真的执行委外订单,也只会是外包低价值的业务。他也指称:“假设英特尔的产能不足够,应该会先考虑将低阶制程外包,高阶高利润的则会留下来给自己执行,而且外包半导体和外包硬体组件业务是不同的事情,晶圆厂合作程序很复杂,单单是良率管理和设计的沟通就至少要花费1年时间,并没有想象中如此简单。

杨应超强调说:“英特尔的7奈米制程近似于台积电的5奈米,英特尔如果想要朝着7奈米努力但两三年后无法达成目标,那肯定会投降委外寻求帮助,但在此之前由于目前中美政府都意识到半导体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势必会支持英特尔技术发展,更不可能选择委外处理高阶技术。

调查机构集邦科技(Trend Force)估计,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占有率,64%会在台湾,其中台积电占多数。这也就意味着,台积电一人占据全球过半的晶圆代工规模。柏林智库新责任基金会(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科技政策专家克莱因(Jan-Peter Kleinhans)对彭博表示,台湾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最致命的潜在单点故障点”。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则指出,不单单是产能问题,地缘政治牵扯到的出口管制、政府介入等理由,也可能出现突然的供应链中断,各国都必须做好准备。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预估,全球80%的芯片产能集中在亚洲。经济学人指出,如果20世纪全球经济的最大瓶颈在于从荷姆兹海峡运出原油,那到21世纪,很可能是台湾和韩国的科学园所生产的芯片,这说明高度依赖台湾和台积电,是危险的做法。

投资台股半导体前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去年在半导体研发大手笔投入1100亿日元,今年准备再追加900亿日元。彭博指出,其中有部分可能会用于台积电将与日本合作的研发机构上。金融时报也指出,去年12月欧盟17国签署《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指出欧洲复苏与弹性基金的1/5,也就是1450亿欧元,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用于数位转型,主张进行半导体研究投资。中国去年10月发表五年计划,也将资助包括半导体产业在内的科技业1.4万亿美元。

台股个股焦点:

联发科(Media Tek)召开法人说明会公布去年第四季财报,毛利率、营益率、税后纯益率三率三升,税后纯益年增幅高达134%,每股税后纯益台币9.35元,除了超越财测的高标台币8.42元,也改写十年多来新猷,单季获利更逼近1个股本,全年则达台币26.01元,写六年来新高。展望2021年,执行长蔡力行表示尽管台币持续升值,但联发科今年仍是营收强劲成长年,且在各领域都可优于市场表现,毛利率估可维持高档43%至44%,预估第一季营收约台币964亿元至1041亿元,季增0%至8%,单季营收将首度挑战千亿元大关。

晶圆代工厂联电(United Microelectronics)公告去年第四季财报,税后纯益台币112亿元,季增22.3%,每股纯益台币0.92元,创近13年新高;全年税后纯益台币291.9亿元,年增200.7%,每股纯益台币2.42元,创近20年新高。此外,联电也宣布今年资本支出将达15 亿美元,较去年大增50%,主要用于28奈米产能扩充,今年相关产能将成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