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 5 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降息究竟何时到来?
当地时间 5 月 7 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 FOMC 结束了 5 月的议息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 4.25%-4.50% 不变,这一决策与市场预期一致,也是自今年 1 月和 3 月会议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选择按兵不动。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决定继续推进缩表进程。本次会议没有公布经济展望和点阵图,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后续政策走向的猜测愈发浓厚,那么美联储为何持续维持利率稳定?未来降息又将在何时到来?
暂停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在本次 FOMC 会议上,所有票委一致赞同维持现有利率水平的决议。回顾美联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轨迹,自 2024 年 9 月开启降息周期,当年 9 月、11 月、12 月分别降息 50bp、25bp、25bp,随后在 2025 年 1 月、3 月、5 月连续三次暂停降息。这一系列操作显示出美联储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时的谨慎态度。自 2022 年 3 月开始的加息周期,让美联储经历了多次大幅度的利率调整,如今进入降息周期后的暂停操作,也反映出其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审慎判断。
会议声明:着重强调不确定性
对比 3 月的会议声明,5 月声明在维持经济稳健扩张基调的同时,显著突出了不确定性加剧的现状。在描述经济活动时,声明指出 “净出口的波动影响了数据”,但仍肯定经济活动以稳健速度持续扩张。对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措辞从 “增加(increased)” 升级为 “进一步增加(increased further)”,并且新增了 “高失业率和更高通胀的风险已经上升” 的判断。这一变化表明,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高度关注。
鲍威尔表态:现在很好,未来不明,先等等看
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备受瞩目。总结而言,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 “现在很好,未来不知道,先等等看”。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经济增长:鲍威尔指出,净出口是拖累 1 季度 GDP 的重要因素,但私人国内最终购买(剔除库存和政府部分,主要反映私人部门需求)依旧表现强劲,这显示出美国国内私人消费和投资的韧性。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稳固,整体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前 3 个月新增非农就业月均 15.5 万人,失业率维持在低位,薪资增速也在有序放缓,这些都表明劳动力市场目前健康稳定。
通胀与经济数据:受关税预期影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等软指标有所走弱,短期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但鲍威尔强调,软指标与消费者支出等硬数据之间不存在 “强有力的联系”。例如,尽管消费者信心下降,但实际消费支出数据并未出现明显下滑,这显示出经济数据之间的复杂性和不一致性。
对未来经济状况的评估
关税不确定性:鲍威尔多次提及关税问题,他表示关税的规模、范围、时机和持续性都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关税谈判的最终结果也难以预测。这种不确定性给美国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经济影响难测: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其对美国经济增长、通胀以及就业的具体影响目前无法确定。关税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影响投资和生产决策,也可能通过价格传导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终对就业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但这些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仍有待观察。
政策局限性: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在解决关税可能带来的供应链问题上,政策手段非常有限,难以通过货币政策直接缓解供应链瓶颈和成本压力。
政府债务问题:谈及政府债务,鲍威尔称美国政府债务处于不可持续的道路上,但美联储不会预先对政府开支前景进行假设或干预,其职责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领域,确保通胀稳定和就业最大化。
对货币政策路径的阐述
鲍威尔强调,目前美国经济基础稳固,货币政策立场适宜。然而,鉴于未来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美联储认为耐心等待是当下合理的选择,其核心策略就是 “等等看(wait and see)”。关于降息,鲍威尔明确表示没有预设的时间线,当前美联储并未面临通胀和就业之间的两难困境,也不会提前设定这样的处境。若未来真的出现这种两难情况,美联储将综合评估就业和通胀与政策目标的差距,以及预计回归目标所需的时间,来做出全面判断。
与 2019 年对比:预防性降息,今时不同往日
回顾 2019 年,美联储在当年 7 月份首次降息之前,美国失业率和核心通胀同步走低。2019 年上半年,失业率从年初的 4% 震荡下行至 6 月份的 3.6%,核心 PCE 同比则从年初的 2% 回落至 6 月份的 1.7%。当年的降息属于典型的预防式降息,主要基于两方面前提:一方面,当时基本明确关税可能带来全球经贸下行风险,这成为降息的主要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当时美国没有通胀上行压力,实际通胀偏弱,通胀预期平稳,让美联储在降息时没有后顾之忧。
从 2019 年 7 月 FOMC 会议纪要来看,票委支持降息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企业固定投资支出和制造业产出持续低迷,显示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和国际贸易相关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正在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二是全球经济前景和国际贸易相关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居高不下,且许多外国政策当局支持总需求的政策空间有限,从风险管理角度考虑,适合降息;三是通胀持续偏弱,可能拖累长期通胀预期。
对比 2019 年,当前美联储面临通胀和就业两难困境的概率显著增大,客观上已不具备预防性降息的条件。一方面,关税导致高失业率和更高通胀的风险上升,但目前无法评估 “滞” 与 “胀” 偏离幅度哪个更大,也难以判断关税带来的通胀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另一方面,目前美国通胀水平仍高于目标,短期通胀预期存在脱锚风险。鲍威尔的表态表明,鉴于 2021-2022 年对临时性通胀的误判带来的 “学习效应”,在就业以及消费支出等硬数据未明显变差之前,美联储很难采取行动。这也意味着,6 月份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美联储保持 “定力” 以及特朗普关税谈判进度不明朗的背景下,美元资产的波动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